黄土塬上红军泉:千年甘甜水 浇出振兴路

2025-05-22 浏览:
全屏时请右键点击“显示所有控件”,然后点击靠上方全屏按钮,即可全屏视频

在陇东黄土高原的褶皱深处,正宁县王录村有一眼流淌千年的清泉——红军泉。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,更用一脉清流“浇”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。近日,记者走进这片被泉水浸润的红色热土,探寻其跨越古今的独特魅力。  

图片

自然馈赠:锶泉滋养高原“长寿村”

清晨薄雾中,红军泉自黄土深处汩汩涌出,粼粼波光映照着王录村的沟壑梁峁。经2024年最新检测,泉水中的锶元素含量达0.2mg/L,远超普通泉水标准。锶元素与钙、镁的天然配比,赋予泉水独特的滋养功效。村中耄耋老者每日提壶取水,烹茶煮粥,“长寿村”的美誉由此远扬。  

 “这水甜得很!祖祖辈辈都靠它活命。”82岁的村民杨三学感慨道。如今,红军泉通过水利工程接入家家户户,村民告别“驴驮人挑”的取水历史,甘泉润泽的不仅是土地,更是乡村振兴的崭新希望。  

红色血脉:一泓碧水映初心

1937年寒春,红一军团途经陇东在此休整。战士们饮马泉边,掬水止渴,泉水见证了他们东进抗日的铿锵步伐。临行前,乡亲们依依不舍送别,军民鱼水情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。为铭记历史,村民以“红军”为泉命名,让红色基因随泉水流淌不息。  

“当年红军喝过这水,咱更要守护好它!”村支书王芳运介绍,红军泉已成为当地红色资源之一。每逢“七一”,党员干部来到红色王录重温入党誓词,清澈的泉水映照着初心,也激荡着新时代的使命担当。 

图片

文化传承:非遗糖香凝水韵

老子云“上善若水”,红军泉的灵动还孕育出独特的文化瑰宝——王录拉板糖。这项非遗技艺以泉水为魂,麦芽糖在铁锅中翻涌成琥珀色的河流,匠人拉糖、切块,动作行云流水。酥脆的糖块入口即化,泉水的甘甜与麦香交融,成为游子乡愁的滋味,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品尝。  

“拉板糖的关键就在水质!”非遗传承人张新红坦言,泉水中的矿物质能让糖体更透亮、口感更醇厚。如今,王录拉板糖年产量超万斤,通过电商销往全国,古老的技艺在泉水的滋养中焕发新生。  

图片

绿色发展:清泉奔涌向未来

新时代的号角下,红军泉的故事翻开新篇。多年来,正宁县宫河镇以“节水优先”为理念,实施生态护坡、泉眼保护、饮水上塬工程,并打造“红军泉”天然饮用水品牌,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。与此同时,王录村依托“泉水+红色文化+非遗”模式,建成红军驿站茶馆、拉板糖非遗工坊,建设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,成功建成国家3A级景区,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%。  

 “泉水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未来的资源。”正宁县宫河镇党委书记梁言表示,下一步将打造红军泉地域品牌商标,串联周边红色遗址,打造陇东文旅新地标。  

千年红军泉,奔涌不息。从烽火岁月的军民情深,到非遗糖香中的文化坚守,再到绿色发展中的乡村振兴,这眼清泉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。如今,汩汩水声正吟唱着王录村的崭新传奇——一条融合红色精神、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“长河”,正向着更加壮阔的未来奔流。